四、成本法與權益法的轉換
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的轉換,存在兩種情況:一是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二是權益法轉換為成本法。
(一)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
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由成本法轉為權益法時,應區別形成該轉換的不同情況進行處理:一是 原“無重大影響”追加投資變為“重大影響”,比如10%——22%;二是原“控制”減少持股變為“重大影響”,比如100%——40%。
1.10%——22%
原來“無重大影響”,后追加投資導致具有重大影響或共同控制時,應由成本法改為權益法核算。
處理原則:
第一,追加投資時,首先按照追加投資成本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價值;第二,按照權益法下初始投資成本調整的原則,比較初次投資成本與應享有的初次投資時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比較追加投資成本與應享有的追加投資時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綜合考慮這兩個差額,調整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第三,按照權益法下確認投資損益、宣告現金股利和被投資方其他權益變動的處理原則,對原股權投資進行追溯調整。
長期股權投資調整額=追加投資日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初始投資日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
損益調整=凈利潤份額-現金股利
其他權益變動=長期股權投資調整額-損益調整
教材【例4-13】
直接看教材【例4-13】,再回看例題上面的三段文字描述。
【例4-13】A公司于20×5年2月取得B公司10%的股權,成本為900萬元,取得時B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總額為8 400萬元(假定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相同)。因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重大影響且無法可靠確定該項投資的公允價值,A公司對其采用成本法核算。本例中A公司按照凈利潤的10%提取盈余公積。
20×6年1月1日,A公司又以1 800萬元的價格取得B公司12%的股權,當日B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總額為12 000萬元。取得該部分股權后,按照B公司章程規定,A公司能夠派人參與B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對該項長期股權投資轉為采用權益法核算。假定A公司在取得對B公司10%的股權后,雙方未發生任何內部交易。B公司通過生產經營活動實現的凈利潤為900萬元,未派發現金股利或利潤。除所實現凈利潤外,未發生其他計入資本公積的交易或事項。
(1)追加投資的處理
②追加投資時的入賬價值整體調整
追加差額=追加成本1800萬元-應享有追加時凈資產公允份額1440萬元(12000萬元×12%)=360萬元
原差額=原投資成本900萬元-應享有原凈資產公允份額840萬元(8400萬元×10%)=60萬元
綜合差額=追加差額360萬元+原差額60萬元=420萬元>0,無需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追加投資額,教材長期股權投資均無明細科目,改為權益法應列示明細。
解釋教材“(2)綜合考慮”這段文字
*注:[(原投資對價-應享有原凈資產公允份額)+(追加對價-應享有追加時凈資產公允份額)]<0,取正數。
【例4-13】改編1
追加投資“1800萬元”改為1000萬元,其他不變。
①追加投資對價的處理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1000
貸:銀行存款 1000
②追加投資時的整體調整
整體差額=(900-840)+(1000-1440)=60+(-440)=-380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380
貸:營業外收入 380
教材中的第二筆分錄不變。
【例4-13】改編2
追加投資“1800萬元”改為1400萬元,其他不變。
①追加投資對價的處理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1400
貸:銀行存款 1400
②追加投資時的整體調整
整體差額=(900-840)+(1400-1440)=60+(-40)=20
無需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教材中的第二筆分錄不變。
【例4-13】改編3
初始投資“900萬元”改為400萬元,其他不變。
教材第一筆分錄不變。
②追加投資時的整體調整
整體差額=(400-840)+(1800-1440)=(-440) + 360 =-80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80
貸:盈余公積 8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72
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80萬元,即上年營業外收入。
教材中的第二筆分錄不變。
【例4-13】改編4
初始投資“900萬元”改為600萬元,其他不變。
教材第一筆分錄不變。
②追加投資時的整體調整
整體差額=(600-840)+(1800-1440)=(-240) + 360 =120
無需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教材中的第二筆分錄不變。
【例4-13】改編5
追加投資“1800萬元”改為1000萬元,初始投資“900萬元”改為600萬元,其他不變。
①追加投資對價的處理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1000
貸:銀行存款 1000
②追加投資時的整體調整
整體差額=(600-840)+(1000-1440)=(-240) +(-440)=-680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680
貸:營業外收入 440
盈余公積 24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16
教材中的第二筆分錄不變。
(2)對原10%股權投資的追溯調整
長期股權投資增長額=(12000-8400)×10%=360;去年的投資收益90 (900×10%)萬元,確認為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其他權益變動=360-90=270,確認為資本公積。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90
——其他權益變動 270
貸:盈余公積 9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81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70
注:資本公積270萬元不是普通的“其他權益變動”(如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因為題目最后一句話:除了實現凈利潤外,未發生其他計入資本公積的交易或事項。資本公積270萬元是資產評估增值份額。
解釋教材“(3)”這段文字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