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題4·單選題】(2008)
(一)甲公司20×7年12月3日與乙公司簽訂產品銷售合同。合同約定,甲公司向乙公司銷售A產品400件,單位售價650元(不含增值稅),增值稅稅率為17%;乙公司應在甲公司發出產品后1個月內支付款項,乙公司收到A產品后3個月內如發現質量問題有權退貨。A產品單位成本為500元。
甲公司于20×7年12月10日發出A產品,并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根據歷史經驗,甲公司估計A產品的退貨率為30%.至20×7年12月31日止,上述已銷售的A產品尚未發生退回。
按照稅法規定,銷貨方于收到購貨方提供的《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申請單》時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并作減少當期應納稅所得額處理。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預計未來期間不會變更;甲公司預計未來期間能夠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以利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甲公司于20×7年度財務報告批準對外報出前,A產品尚未發生退回;至20×8年3月3日止,20×7年出售的A產品實際退貨率為35%。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至第3題。
1.甲公司因銷售A產品對20×7年度利潤總額的影響是( )。
A.0
B.4.2萬元
C.4.5萬元
D.6萬元
『正確答案』B。甲公司因銷售A產品對20×7年度利潤總額的影響=(260000-200000)-(78000-60000)=42000。
『答案解析』20×7年12月10日發出A產品:
借:應收賬款260 000×1.17
貸:主營業務收入260 000(400×65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60 000×17%
借:主營業務成本200 000(400×500)
貸:庫存商品 200 000
20×7年12月31日確認估計的銷售退回:
借:主營業務收入78 000 (400×650×30%)
貸:主營業務成本60 000 (400×500×30%)
預計負債18 000(差額)
20×7年12月31日確認遞延所得稅:
預計負債的賬面價值為18000元,實際發生銷售退回時可以予以稅前扣除,即計稅基礎為0(18000-18000),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18000元,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18000×25%=4500元。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4500
貸:所得稅費用4500
2.甲公司因銷售A產品于20×7年度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費用是( )。
A.-0.45萬元
B. 0萬元
C.0.45萬元
D.-1.5萬元
『正確答案』A
3.下列關于甲公司20×8年A產品銷售退回會計處理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原估計退貨率的部分追溯調整原已確認的收入
B. 高于原估計退貨率的部分追溯調整原已確認的收入
C.原估計退貨率的部分在退貨發生時沖減退貨當期銷售收入
D.高于原估計退貨率的部分在退貨發生時沖減退貨當期的收入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20×7年度財務報告批準對外報出前,A產品尚未發生退回,因此,該項銷售退回不屬于日后事項,不涉及到追溯調整,選項A和B錯誤;原估計退貨的部分在銷售當月的期末已經沖減了收入和成本,因此在退貨發生時不再沖減退貨當期銷售收入,選項C錯誤;高于原估計退貨率的部分在退貨發生時應當沖減退貨當期的收入,選項D正確。
(5)售后回購
多數的售后回購,是售后以固定價格回購,這種情況下,商品所有權上的風險和報酬仍由銷貨方承擔,不能確認銷售收入,屬于以商品為抵押取得借款的融資行為。購銷差價作為借款利息,在回購期內分攤確認為財務費用。
如果回購價按照當時的公允價值確定,則銷售時商品所有權上的風險和報酬轉移給了購貨方,可以確認銷售收入。
【例題5·計算題】20×7年5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銷售一批商品,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銷售價款為1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17萬元。該批商品成本為80萬元;商品并未發出,款項已經收到。協議約定,甲公司應于9月30日將所售商品購回,回購價為110萬元(不含增值稅額)。
②回購期5個月平攤購銷差價10萬:
借:財務費用 20 000
貸:其他應付款 20 000
這筆分錄連做五個月,到回購日9月30日,其他應付款=1 000 000+20 000×5=1 100 000。
往年真題
【例題6·綜合題】(2011年考題?綜合題3/6)甲公司為一家機械設備制造企業,按照當年實現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20×1年3月,新華會計事務所對甲公司20×0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時,現場審計人員關注到其20×0年以下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
假定甲公司20×0年度財務報表于20×1年3月31日對外公布。本題不考慮增值稅、所得稅及其他因素。
要求:(1)根據資料(1)至(6),逐項判斷甲公司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并簡要說明判斷依據。對于不正確的會計處理,編制相應的調整分錄。
(3)10月20日,甲公司向丁公司銷售M型號鋼材一批,售價為1000萬元,成本為800萬元,鋼材已發出,款項已收到。根據銷售合同約定,甲公司有權在未來一年內按照當時的市場價格自丁公司回購同等數量、同等規格的鋼材。截至12月31日,甲公司尚未行使回購的權利。據采購部門分析,該型號鋼材市場供應穩定。
甲公司會計處理:20×10年,確認其他應付款1000萬元,同時將發出鋼材的成本結轉至發出商品。
【解答】資料(3)甲公司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售后回購的回購價是按當時的市場價格(即公允價值)達成的,表明銷售的實現不是以回購為前提的,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已經轉移給購貨方,符合銷售收入的確認條件,發出商品時就可以確認為收入。
調整分錄:
①沖銷其他應付款,確認銷售收入:
借:其他應付款1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主營業務收入)1000
②沖銷發出商品,確認主營業務成本: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主營業務成本)800
貸:發出商品800
(6)售后租回
售后租回能否確認銷售收入,應該以資產所有權上的風險和報酬是否轉移為依據。一般情況下,以融資租賃“租回”的,則風險和報酬又轉回給了賣主,相當于從未轉移,因此不能確認銷售損益;以經營租賃方式 “租回”的,則風險和報酬留在承租人即買主,相當于已經轉移,因此,可能確認銷售損益。
售后租回的具體處理放在第二十一章租賃學習。
(7)以舊換新銷售
以舊換新分解為銷售新貨和購買舊貨等兩項業務來處理。
以舊換新=銷售新貨+購進舊貨
銷售的新商品按照商品銷售的方法確認收入,回收的舊商品作為購進貨物處理。
特殊銷售收入匯總
項 目 | 明 細 | 確認收入時點 |
代銷商品 | 視同買斷(無退貨權) | 發出商品時 |
視同買斷(有退貨權) | 收到代銷清單時 | |
收取手續費 | 收到代銷清單時 | |
預收銷售 | 發出商品時 | |
分期收款 | 發出商品時 | |
附退貨條件 | 能估計退貨可能性 | 發出商品時 |
不能估計退貨可能性 | 退貨期滿時 | |
售后回購 | 不確認收入 | |
售后租回 | 融資租回 | 不確認收入 |
經營租回 | 可能確認損益 | |
以舊換新 | 分解為兩部分 |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