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宣傳對象:針對性
堅持“有的放矢”,對受眾的年齡、身份、心理狀態(tài)做到胸中有數。針對不同的宣傳對象采取不同的宣傳方式方法。如針對大學生可采取廣播、電視宣傳的形式,如針對學生可采取黑板報、派發(fā)單的形式。
二、宣傳內容:廣泛性
在宣傳內容上突出政策法規(guī)、部門職能、科普基礎知識、典型案例展示。對宣傳內容進行精心編排,增強趣味性,做到易讀、易記、易上口,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生活,幫助群眾提高對宣傳內容的認識。如開展節(jié)能宣傳,可倡導綠色辦公理念、低碳生活方式、普及節(jié)能知識。
三、宣傳形式:多樣性
(一)媒體宣傳
利用報紙、廣播、電視和網絡等媒體,進行廣泛宣傳,切實做到報紙有字、網上有文、廣播有聲、電視有影。如:開設專欄。主要報道涌現的典型事跡;發(fā)送手機短信。宣傳意義內涵,報道活動動態(tài);組織新聞發(fā)布會。
(二)社會宣傳
1、 單位聯動。
在單位醒目位置設置宣傳標語,充分利用宣傳板、宣傳窗等功能,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結合自身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如組織相關的演講比賽、體育比賽、文藝演出、知識競賽、流動宣傳車、有獎征文、對聯征集、攝影展、書畫展、印發(fā)宣傳資料等,擴大宣傳效果。
2、戶外廣告標語。
在主要公共場所、主要路段醒目處設置長久性宣傳標語。
(三)實地宣傳
認真組織宣傳日活動,選取人群集中的街道和廣場,精心設計宣傳載體,運用咨詢會、座談會、研討會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把宣傳活動搞好搞實,取得效果。
四、宣傳效果:實效性
從過多地單一依靠本部門進行宣傳工作轉變?yōu)楦嗟卣{動全社會資源進行宣傳工作。尋求長效機制,實現宣傳工作系統化。如通過社區(qū)結對共建活動、組織大型廣場演出活動、召開新聞媒體座談會、利用媒體剖析典型案例等多途徑多手段。
宣傳作為一種傳播手段與公務工作息息相關,所以在答題過程中必須重視宣傳工作存在的意義,牢記宣傳工作的四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