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頁:參考答案 |
(一)認真閱讀“給定資料”,簡要回答下面兩題。(20分)
1.根據“給定資料2”,對專家們所說的“技防”“人防”加以解釋。(10分)
要求:精確、全面、簡明。不超過150字。
【參考答案】
人防和技防,是人類防災減災的兩個主要手段。技防是指主要依賴科技技術手段進行防災避險,如安裝監控設備、整體風洞試驗、設置安全閥門、開辟特殊通道等防災設施的建設等等。人防是指通過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來防災避險,如維護防災設備、掌握防災工具、提高疏散能力、組織定期演練、保障安全生產等等。(140字)
2.根據“給定資料3”,談談“現代城市運行中的脆弱性”在S市特別重大火災中的具體表現。(10分)
要求:精確、全面、簡明。不超過150字。
【參考答案】
具體表現為人防與技防均未奏效:一、對城市脆弱性認識不足,安全責任意識淡化。二、城市發展速度與城市公共安全承受度不相匹配。三、城市建筑工程施工與管理中的規則意識和規范理念缺乏。四、救援設施設備不足、能力有限。五、市民應急知識缺乏,自救、互救能力不足。六、現代城市安全運行中各種社會資源動員能力有限。(148字)
(二)A市F區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居民安全文化教育”活動。請根據“給定資料”,從“安全文化理念”、“增強安全意識”、“日常安全須知”三個方面為社區的宣傳欄寫一份宣傳稿。(20分)
要求:
(1)內容具體,針對性強;
(2)用語恰當,通俗易懂;
(3)不超過500字。
【參考答案】
珍愛生命 保障安全
全體居民:
為保障社區安全,區政府開展了安全文化教育主題活動。希望廣大居民從以下三個方面,積極參與。
一、轉變安全文化理念。要深刻認識到,規章制度是保障安全的關鍵;生命第一,高于一切;要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提高自身防災應急處置能力。
二、增強自身安全意識。要樹立憂患和預警意識,防患未然;要樹立自救意識,災難面前不等、不靠、不要,積極開展自救行動;要樹立市場保險意識,積極參加市場保險。
三、了解日常安全須知。家裝方面,要使用安全建材;日常生活中,管好煤氣和電器,學會使用滅火器等防災器材;出行方面,遵守交通規則,乘坐電梯時要站穩扶好;人流密集區,要了解緊急疏散通道。
社區是我家,安全靠大家!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為營造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而共同努力!
區政府
×年×月×日(344字)
(三)“給定資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許多問題,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請的觀察員,請就這些問題提出解決建議,呈送市政府有關部門參考。(20分)
要求:
(1)對存在的問題概括準確、扼要;
(2)所提建議具體簡明、有針對性、切實可行;
(3)不超過400字。
【參考答案】
市民出行不便,表現在:一是站點設置不合理,交通擁堵,浪費時間;二是存在安全隱患,無過街通道等設施;三是往返站點不一致;四是最后一公里問題,道路坑洼不便行走,自行車停放成本高,不安全,無專門自行車道或非機動車道被占用以及黑車問題。
為營造良好的出行環境,建議采取如下措施:
一、科學設置站點。站點分布要合,避免車流集中,往返站點要一致,否則應作好標識。
二、完善路網設施。乘客密集區要設置人行橫道或過街天橋,在必要路段安裝路燈。
三、開辟通勤專線。在車站和小區之間開辟通勤專線,增設擺渡車輛,方便群眾出行。
四、嚴厲打擊黑車。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依法查處黑車,保障交通安全。
五、降低騎車成本。開辟免費自行車免費停車場,嚴厲打擊機動車占用非機動車道現象。
(319字)
(四)“給定資料5”畫線部分寫道:“無論我們認為自己已變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災難與人為災難始終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請結合你對這句話的思考,聯系自己的經驗或感受,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選角度,立意明確,有思想性;
(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
(3)語言流暢;
(4)總字數800~1000字。
【參考例文】
古人說: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可見,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然而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災難總是如影隨形,寸步不離。面對災難,古羅馬思想家塞內加說:“無論我們認為自己變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災難與人為災難始終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就是要告誡我們:只有增強憂患意識,才能更好地應對災難,保障安全!
增強憂患意識,是減災防災的根本之道。古羅馬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綜合國力、最先進的防災技術和最完善的防災設施,但龐培城卻在一夜之間變成廢墟;我國S市不惜重金為城市打造了“金剛罩”,卻連一場大火都抵御不了。血的教訓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安全,只有增強憂患意識,才能更好地預防災難,保障安全。而增強憂患意識,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要從以下三方面同時著力。
增強憂患意識,要求我們科學規劃城市布局。規劃布局工作直接關系到城市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在S市大火中,由于城市規劃不科學,樓間距過窄,樓層過高,致使火災發生后,救援工作難以開展,加大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損失,令人扼腕!因此,城市管理與規劃部門要增強憂患意識,在規劃與布局過程中,堅持安全第一,要在為緊急救援預留空間,防患未然。
增強憂患意識,要求我們狠抓安全生產管理。人類的生產活動,是城市致災因素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S市大火中,由于安全生產管理缺位,出現了工人無證上崗、大量使用易燃材料等諸多安全隱患,成為火災發生的直接誘因。所以,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要增強憂患意識,嚴防死守,狠抓源頭,加強巡查,杜絕隱患。
增強憂患意識,要求我們增強應急救援能力。在災難面前,自救與互救相結合是減災的必由之路。然而在S市大火中,社會公眾普遍缺乏自救意識和緊急疏散能力,進一步加大了損失。可見,市政建設管理部門要未雨綢繆,高度重視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工作,要增加投入、更新設備、增設人員,要統一管理、統一指揮、統一調度,在災難發生后,要快速響應、及時救援,將損失降至最小。
《論語》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孟子》道:“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古人的憂患意識,和塞內加的思想可謂異曲同工。因此,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只有增強憂患意識,才能未雨綢繆,積極開展防災減災工作,建設平安家園!(918字)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