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一、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概念解釋題、簡答題、論述題 |
2012年《教育學A級》全真模擬考卷100分(七)
一、單項選擇題(在備選的答案中。只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將其選出并將標號填寫在題目后面的括號中,每小題1分,共20分)
1.試圖用心理學的"統覺理論"原理來說明教學過程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紐斯
B.赫爾巴特
C.杜威
D.凱洛夫
2.課程實施是指把課程計劃付諸實踐的過程,它是達到預期的課程目標的( )。
A.基本要求
B.基本原則
C.基本手段
D.基本途徑
3.指導整個課程編制過程的最為關鍵的準則是確定( )。
A.教育目的
B.培養目標
C.課程目標
D.教學目標
4.根據各級各類學校任務確定的對所培養的人的特殊要求,我們習慣上稱為( )。
A.教育方針
B.教育目的
C.教學目標
D.培養目標
5.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活動取得成功的( )。
A.必然要求
B.必然結果
C.心理前提
D.必要保證
6.社會環境對個體的客觀要求所引起的需要與個體的發展水平之間的矛盾運動,是推動個體由自然人向社會人轉變的( )。
A.動力
B.動機
C.條件
D.基礎
7.德育認知模式非常注重( )。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8.德育目標是德育工作的( )。
A.基礎
B.途徑
C.出發點
D.重要環節
9.一個人品德形成發展的外在表現和客觀標志是( )。
A.品德情感
B.品德行為
C.品德認識
D.品德意志
10.德育對象的千差萬別、德育條件的千變萬化要求德育工作者要因人、因地、因時制宜,這突出體現了德育工作的( )。
A.廣延性
B.創造性
C.長期性
D.連續性
11.在本質上區別于唯心主義"閉門思過"式品德修養的是( )。
A.自我品德認識
B.自我品德評價
C.自我品德體驗
D.自我品德鍛煉
12.德育過程中不同質的各種要素的組合方式稱為德育過程的( )。
A.內容
B.層次
C.結構
D.方法
13.公民權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內涵最為豐富的一項權利是( )。
A.隱私權
B.人身權
C.名譽權
D.榮譽權
14.教師勝任教學工作的基礎性要求是,必須具有( )。
A.學科專業素養
B.教育專業素養
C.品德專業素養
D.職業道德素養
15.衡量和評價教育實施效果的根本依據和標準是( )。
A.教育目的
B.教育任務
C.教育規律
D.教育原則
16.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態度和能力的課程,屬于( )。
A.實踐型課程
B.研究型課程
C.拓展型課程
D.知識型課程
17.決定一個教師工作動力的因素是( )。
A.專業知識
B.專業技能
C.專業態度
D.專業自主意識
18.最早在理論上對班級授課制進行闡述的教育家是( )。
A.斯賓塞
B.盧梭
C.洛克
D.夸美紐斯
19.一個測驗能測出它所要測量的屬性或特點的程度,成為測量的( )。
A.信度
B.難度
C.區分度
D.效度
20.經驗表明,80%左右的骨干教師終生停留在以下( )階段。
A.適應期
B.發展期
C.發展后期
D.創造期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