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 |
第 3 頁:答案及解析:單項選擇題;填空題 |
第 4 頁:答案及解析:簡答題;論述題 |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歸因就是個體根據外在的信息和線索來對自己或他人的內在狀態或行為原因進行解釋與推測的過程。
2.D[解析]從眾就是在群體影響和壓力下,放棄自己的意見而采取與大家一致的行為的心理狀態。
3.D[解析]定勢是指先于一定的活動而又指向該活動的一種心理準備狀態,他對學習具有定向作用,既可以成為積極遷移的心理背景又可成為消極遷移的心理背景,它的消極作用表現為功能固著,如題干所述,總認為自己的應該是正確的。
4.B[解析]1879年,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創建了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開始對心理現象進行系統的實驗室研究,從此心理學從哲學中分化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5.D[解析]形式運算階段的兒童思維超越對具體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賴。
6.C[解析]記憶的過程包括:識記、保持、再認或再現、回憶三個環節。從信息加工的角度又可分為:編碼、儲存和提取。
7.B[解析]思維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維具有間接性和概括性兩個特征。思維的間接性是指人們借助一定的媒介和知識經驗對客觀事物進行間接的認識。思維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礎上,把一類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規律抽取出來,加以概括。題干中的“地面都濕了,推斷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是借助知識經驗對客觀現實進行的間接認識,屬于思維的間接性。
8.D[解析]我國的教育心理學最初是從西方引進的,l924年,廖世承編寫了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
9.C[解析]瑞文智力測驗的優點在于適用的年齡范圍寬,從5.5歲到70歲。瑞文智力測驗對象不受職業、國家、文化背景的限制,甚至聾啞人及喪失某種語言機能的病人,具有心理障礙的人也可以用瑞文標準推理測驗。瑞文標準智力測評既可個別進行,也可團體實施,使用方便、省時省力,結果解釋直觀簡
單,測驗具有較高的信度與效度。
10.A[解析]從發生早晚的角度看,情緒發生早,情感產生晚。人出生時會有情緒反應,而情感是隨著人的年齡增長而逐漸發展起來的。
11.A[解析]教一學過程是一個系統過程,由學習過程、教學過程和評價/反思過程這三種活動過程交織在一起組成的。
12.B[解析]有意想象是有預定目的、自覺進行的想象。無意想象沒有預定的目的、不由自主地產生的想象。再造想象是依據詞語或符號的描述、示意,在頭腦中形成與之相應的新形象的過程。幻想是一種與生活愿望相結合并指向于未來的想象。由此可見,夢屬于無意想象。
13.C[解析]組織策略就是在學習過程中整合所學新知識之間、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新的知識結構。過度學習屬于復述策略(在工作記憶中為了保持信息,運用內部語言在大腦中重現學習材料或刺激,以便將注意力維持在學習材料上的方法)。
14.A[解析]自陳量表法是被試本人對自己的人格特質予以評價的一種方法,也稱人格量表。主題統覺測驗屬于投射法個人測驗,是通過素描圖像激發測試者投射出內心的幻想和精神活動,無意中成為呈現測試者內心和自我的X光片,從而判斷被試者的心理傾向。羅夏克墨跡測驗關心的是被試者對圖形知覺過程的途徑、理由及內容,從而判斷其心理機制是否完好正常。句子完成法是以未完成的句子作為刺激,讓受測者自由地給予語言反應來完成未完成的部分。依據受測者的反應內容來推斷受測者的情感、態度以及內心沖突等。
15.C[解析]交往動機是指希望自己成為某社會群體中的一員,被其他成員所認可。工作動機是一種心理狀態,指的是一系列激發與工作績效相關的行為,并決定這些行為的形式、方向、強度和持續時間的內部與外部力量。成就動機是個體追求自認為重要的有價值的工作,并使之達到完美狀態的動機,即一種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動成功為目標的動機。生理動機是與人的生理需要有關的、初級的、原發性動機。
二、填空題
1.學齡初期
2.學習準備
3.社會自我心理自我
4.認知過程
5.直觀
6.弗洛伊德
7.注意力缺陷活動過度
8.認知能力社會關系
9.認知成分情感成分
10.軟情境綜合狀態
11.具體知識
12.學習定勢
13.心理結構
14.輻合型
15.皮亞杰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