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1-20題及答案 |
第 3 頁:21-40題及答案 |
第 5 頁:41-60題及答案 |
第 7 頁:61-80題及答案 |
第 9 頁:81-100題及答案 |
1.北京史家胡同小學開展“小博士”工程,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少則兩周,多則三四個月,自己探索一個專題,或完成一部童話作品。此活動的開展體現了( )的教學原則。
A.循序漸進
B.啟發性
C.直觀性
D.理論聯系實際
2.下列不屬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的是( )。
A.矯治性
B.預防性
C.發展性
D.治愈性
3.德育在青少年的全面發展教育中,起著( )作用。
A.關鍵
B.基礎
C.前提
D.定向
4.教師只為學生分別指定自學參考書、布置作業,由學生自學和獨立完成作業,有疑難時才請教導,學生完成一定階段的學習任務后向教師匯報學習情況和接受考查,這種教學組織
是( )。
A.設計教學法
B.道爾頓制
C.班級授課制
D.個別教學制
5.《學記》中的“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所闡明的教學原則是( )。
A.循序漸進原則
B.直觀性原則
C.啟發性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6.對學習內容或學習結果感興趣而形成的動機,可稱為( )。
A.近景的直接性動機
B.興趣性動機
C.情趣動機
D.直接性動機
7.學生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高度發展的“合金”,就構成了( )。
A.道德信念
B.道德情操
C.道德品質
D.道德行為
8.“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出自( )。
A.《論語》
B.《中庸》
C.《大學》
D.《孟子》
9.沙赫特的情緒三因素理論認為情緒受三種因素制約,其中不包括( )。
A.環境
B.生理喚醒
C.認知過程
D.大腦皮層
10.提出“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觀點的蘇聯教育家是( )。
A.克魯普斯卡婭
B.馬卡連柯
C.加里寧
D.凱洛夫
11.明明知道對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來。這種遺忘現象被稱為( )。
A.消退說
B.干擾說
C.壓抑說
D.提取失敗說
12.讓校園的每一塊墻壁都會“說話”,體現了( )的重要性。
A.必修課程
B.選修課程
C.顯性課程
D.隱性課程
13.區分隱性課程與顯性課程的主要標志是( )。
A.物質性
B.計劃性
C.實踐性
D.具體性
14.卉卉平時很優秀,口才也很好,可是一當眾講話就會害羞臉紅、局促不安、尷尬、笨拙、遲鈍,不敢抬頭與別人對視。她的這種心理狀況是一種( )。
A.抑郁癥
B.恐懼癥
C.強迫癥
D.焦慮癥
15.奧蘇貝爾的二維分類中,學習者所學的新知識與自己已有的知識建立了實質性的合乎邏輯的聯系屬于( )。
A.接受學習
B.發現學習
C.意義學習
D.機械學習
16.班主任不僅是班級的組織者、管理者,還是成長發展中的兒童少年的( )。
A.事務包辦者
B.精神關懷者
C.衣食提供者
D.錯誤包庇者
17.個體有的方面在較早的年齡階段就達到了較高的發展水平,有的則要到較晚的年齡階段才能達到成熟的水平。這體現了個體身心發展的( )特征。
A.不均衡性
B.順序性
C.階段性
D.個別差異性
18.當面對挫折與失敗時,堅強者能發奮拼搏,懦弱者會一蹶不振。這是人格( )的表現。
A.整體性
B.穩定性
C.獨特性
D.功能性
19.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不包括( )。
A.講授法
B.談話法
C.演示法
D.讀書指導法
20.以下各項不屬于元認知策略的是( )。
A.計劃策略
B.組織策略
C.監控策略
D.調節策略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考試吧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
2016《中學教育教學知識》章節習題匯總 | 模擬試題匯總(各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