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患者,男,50歲。上腹部脹痛1年,食欲減退,無反酸現象,近日發現左側鎖骨上可觸及一腫物,直徑1cm,質硬,無壓痛。應首先考慮的是
A 皮下纖維瘤
B 淋巴結結核
C 惡性淋巴瘤
D 鼻咽癌轉移
E Virchow's(魏爾嘯)結
考題解析:中年男性患者,上腹部脹痛1年,食欲減退,無反酸現象,根據臨床癥狀,胃潰瘍的可能性較小,應考慮胃癌的可能性。近日發現左側鎖骨上淋巴結腫大、質硬、無壓痛,應考慮胃癌的淋巴道轉移,其首先可到胃小彎側的胃冠狀靜脈旁淋巴結及幽門下淋巴結,再進而轉移至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及腸系膜根部淋巴結。晚期可沿胃淋巴干轉移至乳糜池及胸導管,再逆行轉移至左鎖骨上淋巴結,稱為Virchow's結。本例結合病史應首先考慮答案E。但應作胃部X線檢查及左鎖骨上淋巴結活檢,以確定診斷。答案A、B、C、D須結合病史及腫物活檢的診斷進行考慮,但皮下纖維瘤質不硬,淋巴結結核可發生破潰,惡性淋巴瘤常為引發,鼻咽癌應有鼻咽部癥狀。故皆不予首先考慮。
52.阿托品的禁忌證是
A 青光眼
B 虹膜睫狀體炎
C 膽絞痛
D 竇性心動過緩
E 支氣管哮喘
考題解析:本題考核阿托品的作用。阿托品為M-R阻斷劑,阻斷虹膜括約肌M-R,使虹膜松弛,退向邊緣,前房角間隙變窄,房水循環障礙,眼內壓升高,故青光眼禁忌。正確答案是A。阿托品亦阻斷內臟平滑肌M-R,使膽道平滑肌及支氣管平滑肌松弛,故膽絞痛和支氣管哮喘不是禁忌證。阿托品松弛虹膜括約肌和睫狀肌,使發炎組織得到充分休息,并可防止虹膜與晶狀體粘連,虹膜睫狀體炎是阿托品的適應證。阿托品阻斷心肌M-R,產生興奮心臟作用,故竇性心動過緩也是阿托品的適應證。故B、C、D、E均非正確答案。
53.治療內臟絞痛的常用藥是
A 新斯的明
B 東莨菪堿
C 山莨菪堿
D 后馬托品
E 托吡卡胺
考題解析:本題考核抗膽堿作用。東莨菪堿及山莨菪堿均為M-R阻斷劑,但選擇性作用不同。東莨菪堿中樞抑制和腺體分泌抑制作用強,對內臟平滑肌的松弛作用較弱;山莨菪堿松弛內臟平滑肌的作用較強,常用于治療內臟絞痛,故正確答案是C。后馬托品及托吡卡胺為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產生擴瞳作用,僅用于眼科;新斯的明為擬膽堿藥,興奮內臟平滑肌,故A、B、D、E均非正確答案。
54.具有強大鎮吐作用的藥物是
A 苯巴比妥
B 氯丙嗪
C 哌替啶
D 阿司匹林
E 撲熱息痛
考題解析:本題考核氯丙嗪的藥理作用。氯丙嗪具有中樞多巴胺受體(DA-R)阻斷作用,小劑量即可阻斷延腦催吐化學感受區DA-R,大劑量還可抑制嘔吐中樞,產生強大的鎮吐作用,正確答案是B。其他各藥均無鎮吐作用。
55.嗎啡鎮痛作用的機制是
A 激動中樞阿片受體
B 拮抗中樞阿片受體
C 激動中樞多巴胺受體
D 拮抗中樞多巴胺受體
E 激動中樞膽堿受體
考題解析:本題考核嗎啡作用機制。嗎啡通過興奮中樞阿片受體,抑制初級痛覺傳入纖維末梢突觸前膜釋放興奮性遞質,產生鎮痛作用。正確答案是A。本題應注意嗎啡雖能產生中樞性鎮痛作用,但不是阿片受體拮抗劑。嗎啡鎮痛作用與多巴胺受體及膽堿受體無關,故B、C、D、E均非正確答案。
56.治療變異型心絞痛,不宜選用
A 硝酸甘油軟膏
B 硝酸甘油貼片
C 普萘洛爾
D 硝苯吡啶
E 硝酸戊四醇酯
考題解析:本題考核普萘洛爾收縮冠狀動脈作用。變異型心絞痛因冠狀動脈痙攣引起,不伴有需氧量的明顯增加。普萘洛爾阻斷冠狀動脈β2受體,引起冠脈收縮,故不宜選用普萘洛爾治療變異性心絞痛,正確答案是C。除外普萘洛爾的各藥均有擴張冠狀動脈作用,故A、B、D、E均非正確答案。
57.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應首選
A 普通胰島素
B 甲磺丁脲
C 氯磺丙脲
D 苯乙雙胍
E 二甲雙胍
考題解析:本題考核胰島素對脂肪代謝的影響。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由于脂肪代謝障礙,脂肪分解增加,產生大量中間代謝產物酮體所致。胰島素能抑制脂肪分解,減少酮體生成,普通胰島素作用出現快而常用,正確答案是A。而磺酰脲類及雙胍類為口服降血糖藥,作用出現慢,對脂肪代謝無明顯影響,故B、C、D、E均非正確答案。
58.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而具有殺菌作用的抗生素是
A 青霉素
B 紅霉素
C 氯林可霉素
D 慶大霉素
E 卡那霉素
考題解析:本題考核抗生素作用機制。抗生素通過不同環節產生抑菌或殺菌作用。青霉素為β-內酰胺類,與細菌競爭轉肽酶,抑制細菌細胞壁粘肽的合成,造成細胞壁缺損,使菌體膨脹變形、破裂死亡,產生殺菌作用,故正確答案是A。紅霉素、氯林可霉素、慶大霉素及卡那霉素均通過抑制菌體蛋白質合成產生抗菌作用,故B、C、D、E均非正確答案。
59.患者,女,68歲。因心力衰竭入院,擬用地高辛口服治療,每日0.25mg。己知地高辛半衰期為36小時,達穩定的血藥濃度約需
A 2~3天
B 6~7天
C 9~10天
D 12~14天
E 16~18天
考題解析:本題考核穩態血藥濃度概念。多次重復給藥,血藥濃度逐漸達到穩定狀態。如以半衰期為給藥間隔重復給藥,約需5個半衰期血藥濃度基本達到穩定狀態。地高辛半衰期為36小時,約需7天達穩態血藥濃度,故正確答案是B。
60.患者,女,60歲。因全身關節疼痛,長期服用某藥。昨日出現自發性骨折。導致該不良反應的藥物是
A 強的松
B 阿司匹林
C 肖炎痛
D 保泰松
E 布洛芬
考題解析:本題考核糖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強的松為腎上腺皮質激素,長期應用可出現類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使蛋白質合成減少,分解增加,出現負氮平衡,引起骨質疏松,易發生自發性骨折,故正確答案是A。其他均為非甾體類抗炎抗風濕藥,無此不良反應。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