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戰略的可行性分析(理解)
(一)評估可行性的考慮因素
因素:1、該戰略是否能得到足夠的資金支持;2、企業的績效是否能達到必須的水平,例如,質量或服務是否達到必須的水平;3、是否能達到必須的市場地位,并且是否具有必要的營銷技巧;4、企業是否能處理來自競爭對手的挑戰;5、企業將如何確保管理層和經營層具有必要的能力;6、是否具有足以在市場中進行有效競爭的技術(與產品和流程相關的技術);7、是否能獲得必要的原料和服務;8、企業是否能夠交付該戰略中指定的商品和服務;9、是否有足夠的時間來實施該戰略。
(二)評估戰略可行性的方法
評估戰略可行性有三種方法:資金流量分析、盈虧平衡分析和資源配置分析。
1.資金流量分析:資金需求與來源之間的匹配。
【例子】一家快餐店在決定在北京開設新店:
第一階段 – 在北京開設新店的開支,包括租賃,裝修等費用,預計 700萬人民幣,還要一筆額外的占用資本費用,用于維持庫存和日常現金周轉, 大概 100萬人民幣。
第二階段 - 估計在未來五年,開設新店會使銷售額從目前的每年的2,100萬人民幣增至 4,500萬人民幣。而預計五年的利潤估算值是 1,100萬人民幣。
第三階段 –估計納稅義務和預期的股息支付是400萬人民幣。
第四階段 – 計算資金缺口是100萬人民幣,公司再為這100萬人民幣資金缺口的籌資進行計劃就完成了整個預測。
2.盈虧平衡分析:
盈虧平衡分析可針對幾個方面的問題:
(1)是否達到了生存所必須的市場滲透水平;
(2)是否會允許競爭對手進入市場分割利潤;
(3)實際上是否可達到假設的成本和質量;
(4)是否獲得資金為工廠運行提供必須的產量和熟練勞動力。
存在限制性因素或假設:
(1)成本能容易地被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
(2)固定成本保持不變;
(3)在分析中所用的數量范圍內,變動成本和收入的關系是線性的;
(4)在一定的限制條件下,變動成本隨著銷售收入成比例變動;
(5)能夠預測變動價格下的銷售數量。
3.資源配置分析:戰略需要的資源與現有資源之間進行比較。
風險:可能促使企業選擇一個最適合企業現有資源配置的戰略,而忽視了未來。
教材例子:在本國市場的地理擴張可能取決于市場營銷和分銷專長及支持庫存增加的充足現金;相反,如果戰略內容是開發新產品、出售給現有客戶,那就需要工程技能、相應的設備能力及公司在新產品質量方面的聲譽。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