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5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8 頁:判斷題 |
第 9 頁:案例分析題 |
91根據以下材料回答91-95題,海洋是潛力巨大的資源寶庫,也是支撐未來發展的戰略空間。我國海域遼闊,海洋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海洋經濟取得顯著成就,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了 積極帶動作用。大力發展海洋經濟,進一步提高海洋經濟的質量和效益,對于提高國民經濟綜合競爭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經過“十一五”時期的發展,我國海洋經濟邁上新臺階,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笆濉睍r期是加快海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階段,必須科學判斷和準確把握發展趨勢,充分利用好各種有利條件。努力保持海洋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
我們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陸海 統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著力推進海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強化海洋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完善體制機制,全面提升我國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國際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海洋經濟.是指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的各類產業活動以及與之相關聯活動的總和。海洋經濟概念的界定離不開三個基本要素,下面屬于這三個基本要素的是( )。
A. 海洋資源
B. 海洋產業
C. 海洋生物
D. 海洋空間
參考答案:A,B,D
解析:【答案】ABD。
92“十二五”時期是加快海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階段,我國綜合考慮未來海洋經濟發展趨勢,確定“十二五”時期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包括( )。
A. 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2015年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0%
B. 2015年,海洋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50%以上,海洋科技對海洋經濟的貢獻率達到60% 以上
C. 新建各級各類海洋保護區80個,2015年海洋保護區面積占管轄海域面積的比重達到3%
D. 2015年增加值較“十一五”期末翻一番。占海洋生產總值比重超過3%
參考答案:A,B,C,D
解析:【答案】ABCD。解析:《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指出,我國“十二五”時期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是:(1)海洋經濟總體實力進一步提升。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2015年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l0%。(2)海洋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加強。2015年,海洋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50%以上.海洋科技對海洋經濟的貢獻率達到60%以上。(3)海洋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新建各級各類海洋保護區80個.2015年海洋保護區面積占管轄海域面積的比重達到3%。(4)海洋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2015年增加值較“十一五”期末翻一番,占海洋生產總值比重超過3%。(5)海洋經濟調控體系進一步完善。海洋經濟的政策指導和調節能力不斷增強,監測與評估能力逐步提升,標準制度日益健全,對外開放水平明顯提高,綜合管理體制與協調機制進一步完善。故本題答案選ABCD。
93我國海域遼闊,海洋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根據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統籌考慮海島的區位條件、發展潛力和生態環境容量,我國決定重點開發三大海(群)島。下列屬于此開發對象的海(群)島是( )。
A. 南海諸島
B. 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
C. 浙江舟山群島新區
D. 廣東橫琴島
參考答案:B,C,D
解析:【答案】BCD。解析:《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指出,根據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統籌考慮海島的區位條件、發展潛力和生態環境容量,重點開發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和廣東橫琴島。故本題答案選BCD。
94為了促進我國海洋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切實提高對海洋經濟發展的組織管理與引導能力,我國制定了一系列相應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 )。
A. 加強海洋經濟管理的統籌協調
B. 加強海洋經濟監測評估
C. 強化海洋經濟規劃指導
D. 加強規劃組織實施和督促檢查
參考答案:A,D
解析:【答案】AD。解析: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即加強海洋經濟管理的統籌協調、優化海洋經濟發展的制度環境、完善支持海洋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加強規劃組織實施和督促檢查。選項B、C屬于我國加強海洋經濟的宏觀指導。故本題答案選AD。
95我國著力發展海洋經濟,推進海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全面提升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能 力、國際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需要堅持的基本原則包括( )。
A. 陸海統籌.聯動發展
B. 結構調整.優化發展
C.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D. 科技引領,創新發展參考答案:A,B,C,D
解析:【答案】ABCD。解析:《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指出,我國發展海洋經濟需要堅持以下五項基本原則:(1)陸海統籌,聯動發展;(2)結構調整,優化發展;(3)生態優先,綠色發展;(4)科技引領,創新發展;(5)國際視角,開放發展。故本題答案選ABCD。96根據以下材料回答96-100題,近年來。各級財政部門加大對文化建設的投入,為推動文化的發展,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保駕護航”。財政部表示,今后將進一步落實各項扶持政策,支持加快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繼續探索政府購買服務的模式。充分調動社會各類文化機構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積極性;設立財政專項,支持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
當前,我國文化“走出去”的行動不斷加強,但還存在較多問題,如某些國產電影因缺乏想 象力、制作工藝粗糙、營銷手段落后等,在國際電影界備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中國交響樂團在德國演奏了改編制作的交響京劇《貴妃醉酒》,以德國人喜愛的形式充分展現了中國京劇的魅力。因此,文化要“走出去”,更應“走進去”。
上述材料中體現的政府的責任和職能包括( )。
A. 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B. 組織經濟建設的職能
C. 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
D. 進行文化創新的職能
參考答案:A,B,C
解析:【答案】ABC。解析:財政部門推動文化發展,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體現政府對人民負責的原則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A項正確。財政部門加快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體現政府組織經濟建設的職能。B項正確。財政部繼續深索政府購買服務的模式,體現政府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C項正確。財政部支持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體現政府組織文化建設的職能,D項錯誤。故本題答案應選ABC。
97我國文化“走出去”的行動不斷加強,但還存在較多問題,如某些國產電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藝粗糙、營銷手段落后等,在國際電影界備受冷落。體現的哲學原理是( )。
A. 事物的發展是前進行和曲折性的統一
B. 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基本屬性
C. 矛盾具有普遍性
D. 實踐是認識的源泉
參考答案:A
解析:【答案】A。
98《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指出,我國“十二五”期間要完成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的轉企改制工作,其中文化行政管理體制的要求包括( )。
A. 政事、政企分開
B. 管辦分開
C. 事企分開
D. 權責明確
參考答案:A,B,C
解析:【答案】ABC。解析:“權責明確”是現代企業制度基本特征。
99按照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新要求,到二。二。年,文化改革發展奮斗目標包括( )。
A.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深入推進,良好思想道德風尚進一步弘揚,公民素質明顯提高
B. 以改革促發展、促繁榮,不斷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提高文化開放水平
C.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全面形成
D. 適應人民需要的文化產品更加豐富,精品力作不斷涌現
參考答案:A,C,D
解析:【答案】ACD。解析:根據《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決定》,堅持改革開放,著力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以改革促發展、促繁榮,不斷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提高文化開放水平,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積極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切實維護國家文化安全。這是文化改革發展的重要方針之一。故答案應選ACD。
100對“文化要‘走出去’,更應‘走進去”’這句話,理解不正確的是( )。
A. 文化“走出去”能增強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提高文化軟實力
B. 文化“走進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深化,只有被其他文化了解和接受,才能真正實現文化“走出去”
C. 文化“走出去”應保持傳統文化原貌,而不應把現代元素融入傳統文化
D. 文化“走進去”就是通過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創造出能為其他文化接納、欣賞的文化產品
參考答案:C
解析:【答案】C。解析:文化要“走出去”,就要推動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增強文化創新意識,提高文化創作能力,把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結合起來,提升文化的思想性、藝術性。故答案應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