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5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8 頁:判斷題 |
第 9 頁:案例分析題 |
11馬克思主義哲學同具體科學的關系是( )。
A. 普遍和特殊的關系
B. 整體和局部的關系
C. 代替和被代替的關系
D. 有限和無限的關系
參考答案:A
解析:【答案】A。解析: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具體科學是普遍與特殊、一般與個別的關系,二者之間存在著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的辯證統一關系。故本題答案選A。
12下列有關科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 月亮對海水的吸引力比太陽大,引起地球上潮汐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月亮對海水的吸引力
B. 世界著名的“死海”位于西亞,盡管“死海”的含鹽量較高,但其中的營養物質也很豐富,“死海”中有大量的水生動植物
C. 云和霧都是水蒸氣達到飽和并凝結成細小的水滴而形成的.它們在本質上是相同的
D. “X射線”是一種波長比紫外線更短的光,它是由德國物理學家倫琴在1895年發現的
參考答案:B
解析:【答案】B。解析:死海是位于西南亞的著名大咸湖,湖面低于地中海海面392米.是世界最低洼處.因溫度高、蒸發強烈,含鹽度極高,達25%~30%,除個別的微生物外,水生植物和魚類等生物不能生存,故得死海之名。故本題答案選B。
13XX市在爭創全國衛生城市的活動中,發現一些衛生大行動走過場,存在死角的單位,市政府決定對此予以批評,應當使用的文種是( )。
A. 通報
B. 決定
C. 通告
D. 公告
參考答案:A
解析:【答案】A。解析:通報適用于表彰先進,批評錯誤,傳達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況。故本題答案選A。
14一個天真的孩子聽媽媽講故事。媽媽對他講鯨魚是現在生存在海洋里體積最大的動物, 比大象大得不知有多少。孩子天真的問媽媽:那鯨魚一定是最大的魚了?媽媽笑著說他錯了。那么,孩子錯在哪里呢?( )
A. 鯨魚并不是海洋里現存的最大的動物
B. 鯨魚不生活在海洋里
C. 鯨魚其實不是魚,是一種哺乳動物
D. 現在已經不存在鯨魚了參考答案:C
解析:【答案】C。解析:鯨魚雖然外表像魚,但并不是魚,而是一種哺乳動物。C項符合題意,故本題答案選C。15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變更的情形是( )。
A. 行政強制執行違法
B. 行政處罰顯失公平
C. 行政處罰違法
D. 行政強制措施不當
參考答案:B
解析:【答案】B。解析:人民法院在行政訴訟中享有有限的變更權,法院的變更權只適用于行政處罰行為,且只適用于顯失公平的行政處罰行為。故本題答案選B。
16以人工智能和3S技術為依托的農業是( )。
A. 生態農業
B. 精確農業
C. 信息化農業
D. 基因農業
參考答案:B
解析:【答案】B。解析:以人工智能和3S技術(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的統稱)為依托的農業是虛擬農業、精確農業。故本題答案選B。
17《壇經》中記載:“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日風動,一僧日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日: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這段話表明惠能關于運動的基本觀點是( )。
A. 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B. 運動與物質是不可分割的
C. 精神運動是物質運動的一種形式
D. 精神是運動的主體
參考答案:D
解析:【答案】D。解析: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一切的變化和過程。物質和運動不可分:一方面,物質是運動的物質;另一方面,運動是物質的運動。題干引用的材料在中國佛學里是人們熟知的掌故。這一掌故生動地說明了主觀唯一0主義運動觀的本質特點。“仁者心動”中的“心”是中國哲學的一個范疇,心即精神,這里把物質的運動理解為精神的運動,否認了物質和運動的不可分性,是一種主觀唯心主義的運動觀。故本題答案選D。
18三沙市位于中國南海,是目前我國最年輕的地級市,下轄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三沙市的設立由哪一機關批準?( )
A. 全國人大
B. 全國人大常委會
C. 國務院
D. 海南省人大
參考答案:C
解析:【答案】C。解析:解析:《憲法》第89條規定,國務院行使下列職權:……;(十五)批準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區域劃分.批準自治州、縣、自治縣、市的建置和區域劃分;……。故本題答案選C。
19甲、乙、丙依次比鄰而居。甲為修房向乙提出在其院內堆放建材。乙不允。甲遂向丙提出在其院內堆放,丙要求甲付費200元,并提出不得超過20天,甲同意。修房過程中,甲搬運建材須從乙家門前經過,乙予以阻攔。對此,下列哪一種說法不正確?( )
A. 乙無權拒絕甲在其院內堆放建材
B. 乙無權阻攔甲經其門前搬運建材
C. 甲應依約定向丙支付占地費
D. 若建材堆放時間超過20天.丙有權要求甲清理現場
參考答案:A
解析:【答案】A。解析:甲修房,在乙院內堆放建材并非必須,因此不能作為相鄰關系對待,只能由雙方通過合同設定地役權解決。因此A項應選。而甲修房時搬運建材必須通過乙家門前,此時的法律關系當屬于相鄰關系,因此乙無權阻止。選項C、D按照合同關系自然可以解決。故本題答案選A。
20“東周時期(公元前771~公元前256年),王朝軟弱無力,封建主相互混戰不絕,表面上是個多事的時期。不過,這也是一個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從而決定而且永久地決定中國發展進程的時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王朝軟弱無力”指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
B. “經濟變革”指土地私有制逐步代替井田制
C. “多事”指“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
D. “封建主”指新興地主階級的產生
參考答案:B
解析:【答案】B。解析:從材料信息看,東周時期由于分封制逐步崩潰,導致諸侯混戰不絕,故A項說法錯誤;“經濟變革”指私有土地的出現,B項說法正確;從材料信息看,“多事”指諸侯混戰,而非“百家爭鳴”,C項說法不恰當:“封建主”指諸侯王,不是新興地主階級。D項說法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