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務員面試中,如何自我認知常常是考官全面、綜合了解考生的重要途徑,考生須引起高度重視,否則會在面試環節悄然“敗北”,在此,中公教育專家結合多年面試研究經驗,對自我認知類題型進行詳解,對各位備戰面試考生予以鼎力相助。
一、自我認知題型概述
(一)命題思路
公務員面試考試不僅僅是要把最優秀的人才吸引到公務員隊伍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把與職位要求最符合的人才挑選出來。考官通過此類題目也是想了解考生的一些個人經歷、性格特點等內容,以及其對所報考職位的了解程度和與職位的匹配程度,并通過這些信息,了解考生勝任工作的情況以及對工作的忠誠度、責任心。
(二)備考指南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考生在準備自我認知題型的時候就要從了解自身和了解職位需求兩方面來做好準備工作。
“知己”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認真梳理自身經歷,挖掘經歷中與公務員面試考核要素相一致的內容。很多考生在談到這點的時候都會覺得自己的經歷很單一,事件也沒有代表性、吸引力。其實不然,每個人在經歷過20多年的生活、學習、工作經歷后,在各方面都有了比較多的積累,只要我們善于從中總結、挖掘,有很多內容是可以用在我們的面試答題當中,甚至在很多程度上既體現了真實性又能用真感情打動考官。例如很多考生在大學階段,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在學校就通過做一些兼職來賺取生活費用,這樣的經歷讓自己能提前接觸社會,鍛煉自己吃苦耐勞、動手實踐的能力,同時又體現了自己在“德”的方面能體諒父母;還有很多考生在學校的時候參加過學生會或者社團,通過這項經歷可以鍛煉自己組織管理、人際溝通等方面的能力。當然在介紹自己經歷的時候切忌“假、大、空”的流水賬,泛泛而談,而重點在于自己在這些經歷中得到了哪些鍛煉,收獲了什么。二是總結自己的興趣愛好、優缺點等方面的內容。很多考生在面對這類問題時總會感覺自己各方面都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沒有好惡,沒有優點也沒有缺點。在中公教育專家看來則不然,其實很多時候不是自己沒有,是自己缺乏認識,或者說缺乏一個客觀、明確的認識。
“知彼”就是要對所報考職位以及職位需求什么樣的能力素質有所了解。這方面的內容在當前網絡如此發達的情況下也不是什么難事,登錄官網,對所報考部門的領導情況、機構設置、工作職能(尤其是自己報考職位的工作職責)、會議和文件精神等內容進行認真研讀,也可以通過親戚朋友等渠道了解一些基本情況,在回答的過程中,能準確的說出一些關于報考部門的情況,會使得考官面前一亮,增加考官對你的興趣。譬如報考鄉鎮的考生需要注意,對基層農村的政策要有所了解,這既包括中央政策也要關注當地的一些實際政策。而且對基層的了解也會使得考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言之有物,具有針對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三)注意事項
中公教育專家給考生兩點建議:
第一,切勿透漏個人信息。自我認知題型在回答的過程中,禁止透漏的個人信息主要包括姓名、畢業院校、身份證、準考證信息等。另外,很多考生在回答的時候會說自己的專業,以此來體現自己的優勢,其實專業方面的素質不是通過說自己是什么專業的來體現的,而且考官想聽的也不是具體學了什么專業課程,而是要體現出自己的專業能力。
第二,切忌套路化答題。很多考生在問題的回答過程中會出現一些比較套路化的說法,譬如“我的理想是....../我從小的理想就是......”或者“如果我有幸能成為一名公務員”。這些說法現在都已經很過時了,考官更看重的是通過你的回答來把握你內心真實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