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節 教學概述 |
第 2 頁:第二節 教學過程 |
第 3 頁:第三節 中學教學原則 |
第 4 頁:第四節中學教學方法 |
第 5 頁:第五節 教學組織形式 |
第 6 頁:第六節 教學評價 |
第 7 頁:第七節教師工作的基本環節 |
第七節 教師工作的基本環節
還應當有啟智與審美目的。一節課的目的,不僅應在教案中明確提出。而且應在課堂教學中成為師生為之奮斗的目標,也就是說,師生的活動都要圍繞教學目的進行,全力以赴地實現目的而不偏離目的。
(二)保證教學的科學性與思想性
科學性就是教師要正確無誤地傳授知識和進行操作,及時而準確地糾正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的種種差錯。思想性就是要深人發掘教材蘊含的思想性,以飽滿的熱情講解,激起學生的思想共鳴,使他們深受教育.
(三)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應使師生都處于積極活動狀態,尤其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堂中,要善于啟發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認識活動,只有調動起師生雙方的積極性而不是任何一方的積極性.才能上好一節課。
(四)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計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認真執行備課時制訂的教學計劃。但是課堂情況千變萬化.即使原訂計劃再完善,也難免與實際情況不符,所以教師要善于根據未估計到的情況及時調整和修改教學計劃.想方設法完成主要的教學任務。
(五)組織好教學活動
整個課的進行,要有高度的計劃性,嚴密地組織好教學活動。上課開始。要立即穩定情緒.引導學生作好聽課的心理準備,隨即積極投入學習活動。然后,按預定的教學進程,什么時候講。什么時候練等,都要組織的非常妥當、嚴密有序。
(六)布置好課外作業
課堂教學結束前一分鐘左右,要布置好預定的家庭作業,講明作業的要求,完成的時限。并對較難的作業作必要的啟示。
三、課外作業的布置、指導和批改
課外作業的布置要適當,內容要涉及多個方面、難度要合適,要有助于提高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和消化,同時要能在一定程度上開闊學生的視野,對學生作業的指導要恰如其分.對待學生所犯的錯誤要及時指出,對學生的獨到見解要加以肯定,批改作業要認真。
四、課外輔導
要因材施教,教師應深入了解學生;指導學生獨立思考,鉆研;發揮集體優勢,組織學生開展互幫互學活動。主要包括:培養學生計劃學習的習慣,及時復習當日功課,按時完成作業;經常提醒和督促學生及時復習、按時交作業;了解學生獨立作業與自學的情況和學習條件:查明學生未完成作業的原因,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與家長聯系,共同商定督促與教育的辦法等。教師對學生進行輔導與補課;借助家長的力量和組織優秀學生對學習困難的學生以必要的幫助;發揮課代表的作用.及時向學生提醒作業的要求,與學生保持聯系,對學生進行幫助;組織學習經驗交流會.優秀作業的傳閱.增進學生之間的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等。
五、學業成績的評價
所謂學業評價,是指以國家的教育教學目標為依據,運用恰當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徑,系統地收集學生在各門學科教學和自學的影響下認知行為上的變化信息和證據.并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進
2.測驗的種類
常用的測驗有:論文式測驗、客觀性測驗、問題情境測驗和標準化測驗。
論文式測驗是通過出少量的論述題要求學生系統回答以測定他們的知識與能力水平的測驗。
客觀性測驗是通過出一系列客觀性試題要求學生回答來測定他們的知識與能力水平的測驗。
問題情境測驗是通過設計出一種問題情境或提供一定條件要求學生完成具有一定任務的作業來測定學生知識與能力水平的測驗。
標準化測驗是一種具有統一標準、對誤差做了嚴格控制的測驗。
(三)調查法
調查法是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為進行學生成績評定收集資料的~種方法。它一般通過問卷、交談進行。問卷是通過預先設計好的調查題要求學生筆答以獲取有關評價資料的方法;交談是了解學生學習的興趣、需要、態度和課后學習情況的一個重要方法。
(四)自我評價法
自我評價法就是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它的主要方法有:運用標準答案,運用核對表,運用錄音機、錄像機等對自己作出評價。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