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本章框架 |
第 3 頁:第一節 貨幣資金 |
第 8 頁:第二節 應收及預付款項 |
第 17 頁:第三節 交易性金融資產 |
第 22 頁:第四節 存貨 |
第 40 頁:第五節 長期股權投資 |
第 48 頁:第六節 固定資產及投資性房地產 |
第 68 頁:第七節 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 |
【例1-66】 甲公司因臺風造成一批庫存材料毀損,實際成本70 000元,根據保險責任范圍及保險合同規定,應由保險公司賠償50 000元。甲公司應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批準處理前: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70 000
貸:原材料 70 000
批準處理后:
借:其他應收款 50 000
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 20 000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70 000
【例題56·單選】企業對于已記入“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的存貨盤虧及毀損事項進行會計處理時,應計入管理費用的是( )。
A.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貨凈損失 B.自然災害造成的存貨凈損失
C.應由保險公司賠償的存貨損失 D.應由過失人賠償的存貨損失
【答案】A
【解析】對于應由保險公司和過失人支付的賠款,記入“其他應收款”科目;扣除殘料價值和應由保險公司、過失人賠款后的凈損失,屬于一般經營損失的部分,記入“管理費用”科目,屬于非常損失的部分,記入“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科目。
八、存貨減值
(一)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和轉回
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其中,成本是指期末存貨的實際成本。可變現凈值是指在日常活動中,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金額。
存貨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的,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已經消失的,減記的金額應當予以恢復,并在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內轉回,轉回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
【例題57·單選】某企業20×7年3月31日,乙存貨的實際成本為100萬元,加工該存貨至完工產成品估計還將發生成本為20萬元,估計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為2萬元,估計用該存貨生產的產成品售價為110萬元。假定乙存貨月初“存貨跌價準備”科目余額為0,20×7年3月31日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為( )萬元。(2007年考題)
A.-10 B.0 C.10 D.12
【答案】D
【解析】20×7年3月31日該存貨可變現凈值=110-20-2=88(萬元),其成本為100萬元,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100-88=12(萬元)。
【例題58·單選】某企業采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對存貨進行期末計價,成本與可變現凈值按單項存貨進行比較,2010年12月31日,甲、乙、丙三種存貨的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分別為:甲存貨成本20萬元,可變現凈值16萬元;乙存貨成本24萬元,可變現凈值30萬元;丙存貨成本36萬元,可變現凈值30萬元。甲、乙、丙三種存貨此前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假定該企業只有這三種存貨,2010年12月31日應補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總額為( )萬元。
A.0 B.4 C.10 D.6
【答案】C
【解析】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總額=(20-16)+(36-30) =10(萬元)。
相關推薦:2010會計職稱考試考后意見和2011學習規劃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