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4 頁:多選題 |
第 6 頁:判斷題 |
第 7 頁:情景題 |
第 8 頁:參考答案 |
一、單選題(在每小題的4個備選答案中,選出1個正確答案, 錯選、多選或不選均不得分。每小題1分,共30分)
1.構成互動系統的學校教育中的三個核心因素是( )。
A.教師、學生和環境
B.教師、學生和教材
C.學校、家庭和社會
D.課堂、教材和師生
2.標志教育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教育家與代表著作是( )。
A.夸美紐斯及其《大教學論》
B.斯金納及其《程序教學》
C.布魯納及其《教育過程》
D.桑代克及其《教育心理學》
3.認為人類不僅可以通過直接的經驗產生學習,而且還可以通過觀察他人即榜樣的行為學習,獲得間接經驗的學習理論是( )。
A.認知發現理論
B.認知同化理論
C.社會學習理論
D.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4.提出“最近發展區”的發展性教學觀的心理學家是( )。
A.布魯納
B.維果斯基
C.加涅
D.桑代克
5.問題情境就是( )。
A.學生能否自己發現問題
B.學生能否自己提出問題
C.有讓學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單純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習慣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D.有問題擺在學生面前
6.由興趣推動學生努力學習的動機是( )。
A.近景性動機
B.遠景性動機
C.外部動機
D.內部動機
7.在學習兩條直線“垂直”這個概念時,教師經常變動直線相交成直角的方向和位置,以突出其關鍵特征,這屬于( )。
A.分類教學
B.使用變式教學
C.使用例子教學
D.使用比較教學
B.為促進遷移,教師在教材的呈現程序方面應( )。
A.從細節到整體
8.從一般到個別,不斷分化
C.從個別到一般
D.沒關系
9.從已知信息中產生邏輯結論,從現成資料中尋求正確答案的一種有方向、有條理的思維方式是( )。
A.聚合思維
B.發散思維
C.推理思維
D.創造思維
10.皮亞杰認為研究兒童道德問題宜采用( )。
A.故事對偶法
B.直接詢問法
C.行動觀察法
D.調查法
編輯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