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4 頁:多選題 |
第 6 頁:判斷題 |
第 7 頁:情景題 |
第 8 頁:參考答案 |
二、多選題(在每小題的5個備選答案中,選出2~5個正確答案,錯選、多選或漏選均不得分。每小題1.5分,共30分)
1.國外學者關于學習策略的定義,主要是認為學習策略具有以下特點( )。
A.可操作性
B.外顯性
C.內隱性
D.學習方法和學習的調節控制的統一性
E.簡縮性
2.學生在學校的人際關系主要是( )。
A.同伴關系
B.師生關系
C.朋友關系
D.合作關系
E.親子關系
3.兩任務的共同成分可能是( )。
A.刺激
B.反應
C.環境線索
D.學習目標
E.態度
4.概念的結構包括( )。
A.概念名稱
B.概念定義
C.概念應用
D.概念特征
E.概念實例
5.結構主義教學觀認為,掌握學科基本結構的教學原則有( )。
A.鼓勵原則
B.動機原則
C.結構原則
D.強化原則
E.程序原則
6.態度與品德的形成過程包括( )。
A.依從
B.堅定
C.外化
D.認同
E.內化
7.知識應用的過程一般通過下面幾個環節來完成( )。
A.審題
B.聯想
C.知識理解
D.課題類化
E.背誦記憶
8.判斷一位教師編制的測驗是否好的標準是( )。
A.效度
B.信度
C.難度
D.常模
E.區分度
9.心理發展的不平衡性體現在( )。
A.個體不同系統在發展速度上的不同
B.個體不同系統在發展的起訖時間上的不同
C.個體不同系統在到達成熟時期上的進程不同
D.個體不同系統在發展上是同步進行的
E.同一機能特性在發展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發展速率
10.智力的群體差異包括( )。
A.性別差異
B.年齡差異
C.種族差異
D.智商分數差異
E.同齡團體差異
編輯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