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4 頁:多選題 |
第 6 頁:判斷題 |
第 7 頁:情景題 |
第 8 頁:參考答案 |
11.下列屬于教師促成紀律中結構創(chuàng)設的是( )
A.指導
B. 獎勵
C.協助
D.操縱
E.征求學生意見
12.元認知知識包括( )。
A.關于個體內差異的認識
B.對任務的認識
C.對有關學習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認識
D.關于個體間差異的認識
E.對個人作為學習者的認識
13.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常用方法有( )。
A.提供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榜樣
B.頭腦風暴訓練
C.自我設計訓練
D.發(fā)散思維訓練
E.推測與假設訓練
14.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說,人的需要可分為生長需要和缺失需要,下列屬于缺失需要的是( )。
A.飲食需要
B.力避下崗的需要
C.被人尊重的需要
D.審美的需要
E.尋找歸屬和愛的需要
15.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包括( )。
A.教學事項
B.教學方法
C.教學情景
D.教學媒體
E.教學目的
16.行為目標的陳述具備哪些因素?( )
A.具體目標
B.先前經驗
C.產生條件
D.價值體系
E.行為標準
17.我國心理學界一般認為,品德的心理結構包括( )。
A.認識
B.情感
C.控制
D.行為
E.干預
18.技能的基本特點是( )。
A.技能是通過遺傳獲得的
B.技能是通過學習或練習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為
C.技能是由一系列動作及執(zhí)行方式構成的
D.技能是通過系統的學習與教學而形成的
E.技能中的各動作要素及其執(zhí)行順序要體現活動本身的客觀法則的要求,不是一般的習慣動作
19.知識的表征存儲方式有( )。
A.命題網絡
B.產生式系統
C.圖式
D.認知方式
E.概念網絡
20.下列哪些原則和策略是奧蘇伯爾提出的?( )
A.逐漸分化原則
B.整合協調原則
C.先行組織者原則
D.小步子原則
E.及時反饋原則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