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4 頁:多選題 |
第 6 頁:判斷題 |
第 7 頁:情景題 |
第 8 頁:參考答案 |
一、單選題(在每小題的4個備選答案中,選出1個正確答案, 錯選、多選或不選均不得分。每小題1分,共30分)
1.下列不是標準化成就測驗的優越性的是( )。
A.客觀性
B.計劃性
C.可比性
D.競爭性
2.( )等人提出了四種反思的方法。
A.波斯納
B.科頓
C.布魯巴奇
D.加涅
3.單獨呈現條件刺激就能引起的反應叫( )。
A.中性反應
B.條件反應
C.無條件反應
D.操作反應
4.( )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和認知結構的重要性,所以他主張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對學科結構的一般理解。
A.加涅
B.布魯納
C.苛勒
D.奧蘇伯爾
5.一般來說,由( )支配下的行為更具有持久性。
A.內在動機
B.外在動機
C.交往動機
D.無意識動機
6.關于學習動機的激發,美國心理學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認為,最有利于學習效果提高的最佳動機激起水平是( )程度的。
A.較高
B.較低
C.中等
D.一般
7.教師被人們譽為“靈魂的工程師”,這說明教師扮演了( )角色。
A.“家長代理人”
B.“知識傳授者”
C.“學生楷模”
D.“紀律的維護者”
8.弗洛伊德提出的遺忘理論是( )。
A.痕跡衰退說
B.干擾說
C.同化說
D.動機說
9.被認為缺乏科學依據的遷移理論是( )。
A.形式訓練說
B.共同要素說
C.經驗類化說
D.關系轉換說
10.按認知與期待理論,( )。
A.動機力量 = 效價×期待
B.動機力量 = 抱負×期待
C.動機力量 = 效價×目標
D.動機力量 = 抱負×目標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