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4 頁:多選題 |
第 6 頁:判斷題 |
第 7 頁:情景題 |
第 8 頁:參考答案 |
二、多選題(在每小題的5個備選答案中,選出2~5個正確答案,錯選、多選或漏選均不得分。每小題1.5分,共30分)
1. 抑郁癥主要表現為( )。
A.情緒消極
B.低自尊
C.食欲不振
D.動機缺失
E.過分謹慎
2.品德和道德的聯系表現在( )。
A.個體品德的內容來源于社會道德
B.個體品德的形成依賴于社會道德
C.品德和道德的最終根源相同 ,
D.道德與品德的直接根源相同
E.品德和道德都受社會發展規律的制約
3.根據頭腦內知識的不同形式或學習任務的復雜程度,可以將知識學習分為( )。
A.符號學習
B. 上位學習
C.下位學習
D.并列結合學習
E.概念學習
4.人際排斥的特征表現為( )。
A.行為對抗
B.認知失調
C.拉幫結伙
D.情感沖突
E.孤立
5.奧蘇貝伯爾認為影響遷移的認知結構變量包括( )。
A.可利用性
B.變通性
C.可辨別性
D.適應性
E.穩定性
6.內部學習動機中最為核心的成分是(’ )。
A.興趣
B.態度
C.求知欲
D.價值觀
E.好奇心
7.適應智力差異的教學方式包括( )。
A.掌握學習
B.發現學習
C.個別指示教學
D.個人化教學系統
E.觀察學習
8.研究發現,專家型教師與新教師的差異,主要表現在( )。
A.課前指導
B. 課堂教學過程
C.課后評價
D.課時計劃
E.學年計劃
9.現有的影響較大的教育理論有( )。
A.桑代克的聯結說
B. 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
C.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
D. 維果斯基的發展理論
E.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10.群體規范是約束群體內成員的行為規范,包括( )。
A.不成文的非正式規范
B. 口頭的規范
C.潛意識遵循的規范
D.成文的正式規范
E.書面規范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