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節 |
第 2 頁:第二頁 |
第 3 頁:第三節 |
第 4 頁:第四節 |
第 6 頁:第五節 |
第 8 頁:第六節 |
第 10 頁:第七節 |
第 11 頁:第八節 |
第四節 房室交界區性心律失常
一、房室交界區性期前收縮=交界性期前收縮
【概述】沖動起源于房室交界區,可前向和逆向傳導,分別產生提前發生的QRS波群與逆行P波(都產生)。
【心電】1、逆行P波:①Ⅱ、Ⅲ、aVF導聯,P’波倒置。
[解] 診斷學P482,Ⅱ、Ⅲ、avF導聯的+方向是下朝上的,P波逆傳所以倒置
、谀嫘蠵波位于QRS波群:
A、之前:P’R間期<0.12秒。逆行P波還是比QRS波群先到了指定位置,還是先記錄到心房除極,再記錄到心室除極。但畢竟是雙向傳導,肯定比竇性時候的單向傳導快,所以P’R<0.12s.
B、同時:P’不可見,意指心電圖同時記錄到心房和心室除極。這兩個波同時到達指定部位,此時QRS掩蓋P’波→P’波看不到,但是QRS自己沒有畸形(稍高,掩蓋)。
C、之后:RP’間期<0.20秒。RP’指QRS波群起點到后面P’波起點的時間。QRS波先到了,起搏點更靠下。ST波是朝上的。
2、QRS波群:形態正常,當發生室內差異性傳導,QRS波群形態可有變化。
● 至于逆行的P波是否還會再往下傳?
有可能,參見預激綜合征、非陣發性
【例子】見書P188
【診斷】1、QRS波提前到來,檢查P’R 間期或者P’R間期。
2、Ⅱ、Ⅲ、aVF的P波倒置(正常心電圖,只有aVR是向下的)
【治療】交界性期前收縮的代償多完全(即2P-3P’-4P=2×PP)通常無需治療。
二、房室交界區性逸搏與心律
【概念】逸搏:潛在起搏點(不表現自律性)→主導起搏點,帶動心臟跳動,而且還不是只跳一下。
V.S期前收縮:同→竇房結以外的組織帶動心臟跳動。
異→期前收縮:竇房結沒什么事,只是其他組織跳太快了。逸搏:竇房結掛了,其他的取而代之。
【條件】發生逸搏的條件:
1、 由于竇房結發放沖動頻率減慢,低于上述潛在起搏點的固有頻率;
2、 由于傳導障礙,竇房結沖動不能抵達潛在起搏點部位,潛在起搏點除極產生逸搏。
【心電】1、房室交界區性逸搏的頻率通常為40~60次/分。
2、長于正常PP間期的間歇后出現一個正常的QRS波群
長PP的原理即是竇房結的沖動太慢了(阻滯的情況先不考慮),即是說節率40~60的來由。逸搏的房室結帶出都是一群正常的QRS波。這可以反推回前面——P’波隱藏在QRS波中時的表現→QRS波只是掩蓋,沒有畸形。
3、P波缺失,或逆行P波位于QRS波之前或之后,亦可見到未下傳至心室的竇性P波:
● 原理見上。這里的P波消失是房室交界區性逸搏的主要特點。房室交界性的心律失常都是朝兩邊發射的,但是一般情況下都是節律高的帶動節律低的,如期前收縮。結間束不作為起搏點,只是當個傳導者,但是他自身自律性確實要高于房室交界區,一般是不往上面傳的,除非結間束也病變到自律性下降。以上為個人理解。
● 未下傳的竇性P波, 即是常被忽略的第二種導致逸搏的原因引起的——傳導障礙→房室阻滯。
【概念2】房室交界區性心律:指房室交界區性逸搏連續發生形成的節律。
【心電2】1、正常下傳的QRS波群,頻率為40~60次/分。(數數要數QRS的個數,不能數P波)。
2、可有逆行P波或存在獨立的緩慢的心房活動,從而形成房室分離。房室分離時,心室率超過心房率。
【病因】房室交界區性逸搏或心律的出現,與迷走神經張力↑、顯著的竇性心動過緩或房室傳導阻滯有關,并作為防止心室停搏的生理保護機制。
【臨床】查體時頸靜脈搏動可出現大的α波,第一心音強度變化不定。
【治療】一般無需治療。必要時可起搏治療。
三、非陣發性房室交界區性心動過速
【病因】直接:與房室交界區組織自律性↑或觸發活動(給力的后除極)有關。
根本:最常見的病因為洋地黃中毒。其他為下壁心肌梗死、心肌炎、急性風濕熱或心瓣膜手術后,偶見于正常人。
【特點】1、心動過速發作起始與終止時心率逐漸變化,有別于陣發性心動過速,故稱為“非陣發性”。(這里的非陣發指不突然,不是指它可以很持久,有點小連續期前收縮的味道。)
2、心率70~150次/分或更快,心律通常規則(有一個例外,見5、)。QRS波群正常。
3、自主神經系統張力變化可影響心率快慢。(自主神經=植物神經,可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
4、如心房活動由竇房結或異位心房起搏點控制,可發生房室分離。(不是我交界區管的,我就跟你不一致)
5、洋地黃過量引起者,經常合并房室交界區文氏型傳導阻滯→心室律變得不規則。
【心電】1、頻率:70~150之間,律齊,逐漸變化。(光頻率就可以和交界區性逸搏區別)
2、交界區性心律失常的共同特征:逆行P波(之前,之中or隱匿,之后)
3、非陣發:不是一個兩個,不會維持太久。
【例子】書P198
【治療】1、主要針對基本病因。通常能自行消失,假如患者耐受性良好,僅需密切觀察和治療原發疾病。
2、已用洋地黃者應立即停藥,亦不應施行電復律?山o予鉀鹽、利多卡因或β受體阻滯劑治療。
3、其他患者可選用I A、I C與Ⅲ類(胺碘酮)藥物。
相關推薦: